中山万盛展览公司

LED新商业模式是关键 企业突破技术瓶颈看人才  

 目前,我国高光效、高可靠的LED原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高档外延芯片生产工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特别是上游芯片专利技术大部分被日、美等国外大厂商掌握。随着LED专利战硝烟四起,国内企业更加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可是,与高速发展的LED产业所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国内大专院校相应对口的专业设置才刚刚起步,LED人才暂时还无法由相关院校批量输送。人才紧缺难题如不能破解,LED产业的发展无疑将受到约束。

 首先,LED照明行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企业来不及培养新人才。随着政策扶持和政府补贴力度不断加大,LED行业呈爆发式增长,虽然人多了,但能称得上“人才”的却寥寥无几。来不及培养人才的新企业,只能靠高薪从其他企业“挖墙脚”。归根结底,人才还是原有的那部分人才,只是更换了企业和位置而已。

 其次,对于LED的基础教育缺乏。与高速发展的LED行业所不相适应的是,目前国内大专院校相应的对口专业设置才刚刚起步,LED人才暂时还无法由院校批量培养。行业人才教育没有基础,后期人才建设又没有得到完善。这就导致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先天不足,而到了后期又出现了畸形发展。人才紧缺难题如不能被破解,LED产业发展无疑将受到制约。

 还有,传统企业盲目转型,缺乏LED人才的培养制度。LED照明行业属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市场前景良好,很多企业都转型或涉足到LED行业,但这些企业既不懂LED,又不知道LED的客户在哪里,所以他们只好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寻找客户资源,看到哪里有钱赚就涉足哪里。这样的企业往往不注重人才的培养,也没想过要在技术层面取得什么突破,这些做法很难从根本上促进行业的发展。

展览公司  

   而新商业模式,在一研讨会上,几家企业的总经理都给出了自己的几个看法及困惑。比如:“过去我们推崇LED,认为它节能环保,然而,为何很少有市民在买灯具时主动接受LED?”又认为,LED价格较贵,真正想买它的人不在乎它能省多少电,而是它是否能带来品味的提升,因此艺术化的光学设计、智能化的控制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向。身边不少老板选择灯具时都不会选择LED。“为什么?他们不太在乎节省下来的十几元钱电费,反而对设计造型非常感兴趣。”

 相对多的企业都表示赞同,“和传统照明相比,LED最大的优势在于装饰功能,但目前LED还没有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欧司朗的一项目负责人也认为,目前正在照明艺术和灯光品味上做文章,未来的目标是“没有灯具”,“一个镜子、一张凳子都有可能是一个发光的灯具。”

 对于使用寿命,万承同样突破传统观念,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我们一再强调LED寿命长,可以用上15年、甚至20年,这是否又和创新产品自相矛盾呢?”LED应该和耐用品区分开来,朝着时尚的方向发展,“就像手机一样,大家不再喜欢耐用的诺基亚,而更青睐时尚、体验感强的苹果。”如果把LED定义为电子产品,“半年就更新一次,很多销售人员对产品刚刚熟悉,就已经更新换代了。”各种商业模式,看企业自身的定位,产品定位,人群需求定位,每个企业的成功与否,成功的经验都不能是一一相同,又很多时候,销售的产品和销售模式没有直接关系。展览公司

展商动态更新时间:2013-06-20

用户登录

国际LED灯饰照明展览会分类

万盛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