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万盛展览公司

三中全会《决定》加强LED产权保护 中国LED专利有待提高

 
  三中全会《决定》第13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表示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LED产业界一般认为这将有利于LED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2013年中国LED整个行业回暖,LED企业在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核心专利技术都有了很大的突破,但相对日本等LED专利大国,中国核心专利技术尚需突破,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仍待加强。
 
  《决定》第13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表示,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业内人士表示,产权纠纷并不是和专利的多少有关,而是和市场的发展方向有关,由于不同的环节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来源直接关系后面遇到的风险,从LED专利的情况看,LED上游的专利技术涉及的产权纠纷比较多,有些技术属于正常的商业购买和授权。
 
  上述人士认为,从03年国家就开始提出知识产权,这次三中全会重点强调知识产权的问题,这《决定》属于顶层设计,以后要具体的延伸到产业里面,可能不会很快的显现出来,需要一定的周期,国家可能会出台相关的政策。
 
    就目前LED知识产权方面,目前全球LED可以划分为三大阵营,日本、欧美厂商作为第一阵营,中国台湾企业和韩国企业为第二阵营,中国大陆企业为第三阵营。
 
  其中,以日亚化学、丰田合成、科锐、欧司朗、拉米尔德(飞利浦)等为代表的日本、欧美厂商作为第一阵营,拥有核心技术和雄厚的专利实力,在通用照明和汽车照明等市场耕耘多年。
 
  中国台湾企业拥有芯片制造、封装的巨大产能,韩国企业凭借大企业战略和垂直整合的消费类电子完整产业链,成为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后期之秀,正在高速成长。
 
  最后是中国大陆企业,我国LED产业规模正迅速扩大,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半导体照明企业5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约1000家,超过20家上市公司。全行业年产值1200亿元,LED照明应用产品产量占全球60%以上,产值超过190亿元。
 
  我国已成为LED功能性照明和景观照明等产品的全球制造基地,但是我国LED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核心专利技术尚需突破,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仍待加强,服务支撑体系尚未完善。LED领域目前主要专利权人有9家是日本公司,仅有一家是韩国的三星公司。日本在半导体照明领域占有绝对优势。
 
  在排名前十位专利权人的公司中,业界公认的掌握LED核心芯片制造技术的重点公司仅包含两家,即丰田合成和日亚,而列于前三位的松下、夏普和三星都是重要的电子和显示产品厂商。一般情况下公司都会首先将新技术在本国申请专利,由于半导体照明行业的巨头多属于日本公司,所以在日本的半导体照明领域专利申请量遥遥领先。
 
  日亚化学、欧司朗(Osram)、丰田合成(Toyoda Gosei)等世界级大公司为达到长期领导市场,提高市场控制能力的目的,开始通过专利相互授权等手段,加强了相互间的合作,以期对高端技术和市场进行垄 断,从而在半导体照明市场成熟前,获得高额利润。同时,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迫使这些企业放弃了独自发展的念头,转而趋向多边技术合作。
 
  从上世纪60年代世界上就已出现LED相关专利,上世纪70年代后期半导体照明专利突破100件开始平缓增长,从2000年开始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
展会资讯更新时间:2013-11-20

用户登录

国际LED灯饰照明展览会分类

万盛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