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万盛展览公司

海洋技术展:展商人去"位"空 台前门可罗雀

近日,2018中国(北京)国际海洋石油天然气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海洋技术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闭幕。据了解,此次承办海洋技术展的是北京美沙会展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美沙会展)。在展会现场,作者采访到了美沙会展的项目经理夏杰。据他介绍,此次展会是与国内业内名列前三位的一流运营、搭建商——北京华 毅司马展览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展会力求为展商提供一对一服务,针对参展商的要求,邀请专业观众参展,重视国际专业观众的邀请,旨在为国内外公司搭建 起一个交流的平台。

而当作者来到会场参观时却发现今年和去年展会的氛围大相径庭,人气明显下降。作者于展会第二天下午抵达现场时,发现 参观观众很少,且很多参展商展位只留有1个到2个工作人员,其他员工都不见身影,有的干脆就没人。当作者在几家大公司特装展位前驻足,认为希望采访公司负 责人时,很多工作人员称负责人要晚些来,但直到作者离开时也未见其踪影。

观众:今天是最后一天?

与上届展会门庭若市、人头攒动的场面截然不同,本届展会门可罗雀,参观者寥寥无几。

从事石油勘探行业的杨先生对《中国贸易报》作者认为:“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参观的人这么少。”

另一位参观者施先生则说:“这次展会涉及的范围不广,很多厂家没有展览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我大致看了下,参展厂家不是很多,展览内容也不全。这个展会我每届都参加,但没想到今年是这样。”他还反问作者:“今天是最后一天吗?人怎么这么少?”

参展商:本届展会有点“冷”

观众少,参展商大概也无兴致展览产品。作者发现几家大型公司的展台前,如中国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展位空无一人。

作者来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展台前,只看到一位前台工作人员,场面甚是冷清。该员工对作者说,他们的负责人出去了,可能稍后再来。作者围着他们的展台参观了一圈,没有看到其他工作人员。当作者离开时,该公司负责人也没回来。

类似的“凄凉”场面在展会上随处可见。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展台也只有一位员工,问起这次主办公司的服务质量,这位不愿具名的员工对作者认为:“美 沙会展给参展商服务安排得比较完善。但本届展会有点冷,参观观众很少。很多观众就过来看一眼,并不关心我们的展品和项目。不过在这样的展会上,我们基本没 有带来能达成意向的项目,多数都是展会后联系。”他指向另一边的一个标准展位说,“像一些小型参展商在展会上是可以达成交易的。”

中远 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牟文迪对作者认为,总的来说,美沙会展的服务还不错,但本届展会的观众来看展品都是走马观花,不是很有兴趣。整体参观的人不 多。几个我们有意向合作的大型公司负责人只是被礼仪人员带着进来走了一圈就离开了,并没有听我们详细的产品介绍。希望主办公司今后能给参展商和专业观众提供 更多一对一单独接触的机遇。

中远船务的陆女士认为:“主办公司邀请的是哪些专业观众、以及他们是如何界定专业观众的,参展商一概不知,这方面有待改善。”

主办公司:多为专业观众  所以参观者少

针对上述观众、展商反映的问题以及此次展会的情况,作者再次找到夏杰,希望他能给出答案,但另一位负责人接过了话题,夏杰则趁作者与该负责人谈话时离开了。

这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认为,本届展会的观众是美沙会展严格筛选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观,所以观众相对较少。至于专业观众方面,目前,大型国际海洋石油 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生产关系链”,即已经有了自己的上下游的产品供应商等,再加上本届展会上很多公司都没有展览最新、最有吸引力的展品,因此没有受到专 业观众的关注。但在场的仪器仪表公司这次达成了多项合作。

这位负责人还指出:“你没有去参加我们展会的同期会议,我们此次运营的中国海洋油气水下技术国际峰会(CSTS)、中国海洋工程国际研讨会(COES)、中国天然气国际高峰会议(CNGS)等都是高端会议,邀请了多位国际大型公司负责人参加,非常专业。”

作者手记:

近 年来,中央高度重海洋石油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此方面展会在全国却屈指可数。主办公司的目标是好的,希望搭建一个中外公司交流沟通的平台;参展商的意愿是好 的,希望通过各种途径展现自身优势,尽快跻身国际海洋石油技术高端阵营,打造中国的民族品牌;观众的期待是好的,希望在展会上看到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洋石油 开发设备,了解中国海洋技术发展状况和行业新信息。相信,不管主办公司、参展商还是观众都希望此类仅有的几场展会能办得卓有成效,并成为真正带动中国海洋石 油技术发展的力量之一。但是,本届展会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主办公司还需继续摸索展会的发展方向,改进展会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展会主办公司和参展商有待加强展 会细节等方面的沟通。期待下届海洋石油技术展会有所改观。

 

展会动态更新时间:201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