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越来越多事实表明,专利已成为各产业中企业之间幕后的一种战争武器,也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内容和攻击对手最犀利的武器,在LED照明领域也不例外。近日,记者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苏州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执行副主任梁秉文、中国照明学会室内照明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任元会、中国照明学会视觉与颜色专业委员会主任叶关荣、广东照明电器协会会长全健等专家对LED照明专利的发展发表见解。他们一致认为,国外企业动用知识产权这一法律武器可以说是惯用手法,因此中国LED照明企业一定要在开拓海外市场之前做好充分的思想和法律准备,争取尽可能地降低自己产品的法律风险。
逼出构建“专利池”的意识
针对目前激战正酣的专利战,全健表示,出现专利纠纷现象是件好事,这样一来能够引起国内企业对专利问题的重视,唤醒沉睡的专利意识,“逼”出危机感,以保护知识产权。
在采访中,任元会再次强调了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LED芯片、封装设备大多采用国外引进,国内处于模仿阶段。部分企业急功近利,研发能力不足。专利武器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对专利问题并没有真正给予足够的重视,频繁的专利战或能唤醒企业构建“专利池”的意识。
全健也表示:“国内企业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不光需要对技术和市场进行布局,更需要对专利进行布局,而最重要的是国内对于‘专利池’的构建”。
确实,如今国内企业面对的是国际贸易摩擦的第三个台阶——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国外大企业相比,国内大部分企业在专利方面相对处于弱势,全健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原因在于,第一,企业专利意识的薄弱,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第二,正是因为意识的薄弱而导致企业对于研发队伍建设观念的滞后,缺乏研发人才的培养。第三,研发经费的不足也是导致国内企业缺少自主研发、自主专利的原因之一。
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名誉会长王殿甫亦表示,“目前核心知识产权大部分都掌握在跨国巨头的手中,一旦这个市场大规模启动,这些跨国巨头必然会用“专利池”来制约中国LED产业的发展,使得中国 LED产业像之前的制造业一样,处于产业链的末端,赚取微薄的加工费,而利润的大头都被跨国巨头拿走。所以,目前中国LED照明产业在抓好质量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便在未来的知识产权大战中处于主动地位。”
借专利“附身符”抢占市场
由于仿制假冒他人专利产品,具有成本小、易获暴利的特点,“抄袭风”在各行业迅速滋长。而在照明灯具行业内,企业之间相互抄袭也早已成秘而不宣的潜规则。过去十年,照明行业成为一些不法商人的乐土,他们整天挖空心思地去抄去仿别人的产品,来达到快速敛财的目的,以致大手笔投入专利研发的企业付出了巨大代价,令这个行业的竞争无比惨烈,甚至让一些企业心灰意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