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万盛展览公司

传统照明业务日渐式微 欧司朗佛山厂走向何方

  驱车进入汾江北路,还未到佛山城北批发市场,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下称“欧司朗佛山工厂”)宿舍楼顶上一幅显眼的直管节能灯广告牌映入眼帘。这盏灯标志着节能灯业务在佛山工厂的主导地位。

  这里是佛山工业北路1号。1995年,欧司朗佛山公司由此起步,作为世界三大照明公司之一,其将最先进的德国照明科技引入中国,并聚集在节能灯业务上。

  然而,照明产业近几年飞速发展,LED照明的光源成本已经降至替代传统节能灯的临界点。欧司朗佛山工厂传统节能灯业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订单不稳定和成本高位的压力,尽管其不断实施压缩成本、提升效率的措施,但终于濒临一个“转身”的关键坎。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从去年至今,欧司朗佛山工厂人员总数较去年年底减少了10%,车间工人自然流失后不再补岗,个别部门一夜解散。内部人士透露,欧司朗佛山厂从研发前端开始“瘦身”,再慢慢延伸到生产车间人员的减少至最终关闭,“瘦身”思路已然清晰……

  昨日,欧司朗(中国)照明有限公司针对“瘦身”疑云、佛山厂未来走向等问题,独家回应南方日报,默认过去一年确实有人员的优化重组,但强调佛山厂仍将作为欧司朗未来发展战略的重点。

  流失不补岗自然“瘦身”

  佛山开往重庆K836列车上,44岁的林琼(化名)感叹:“可能不会再坐这一趟往返佛山与重庆间的火车了。”她此前是欧司朗佛山工厂螺旋灯车间的一位普工,本月辞工返乡。“这一年以来,生产车间的普工不断有流失,而且也不再补岗,企业为了追求效率,广泛征集员工意见,哪个环节可以减员一名,提出建议的员工可以得到奖励2000元。这半年来,车间的人手越来越紧,原本10个人看的机器,现在可能是五六个人,操作时间被压得非常紧,连吃饭、上厕所都不敢有怠慢!”

  林琼所讲述的正是传统灯具照明产业挣扎在利润边缘的一种表现。

  去年年底,照明巨头欧司朗宣布将全球裁员4700人,逐渐淘汰旧技术,并明确此举是源于传统照明市场日渐式微,LED崛起。

  “如果按照过去的惯例,即使2008年金融海啸时,欧司朗佛山厂也没有为了压缩成本而裁员。”在去年底,欧司朗宣布为了节省10亿欧元而启动裁员时,欧司朗佛山工厂节能灯车间的工程师阿涛(化名)曾很笃定地对身边的朋友说道。然而半年后,当一个个谣言被证实后,他已暗下决心,要离开这个他眼中前景不明了的工厂。


展会资讯更新时间:2013-06-28

用户登录

国际LED灯饰照明展览会分类

万盛展览